云掌黄金:让科学回归科学

2020-07-23 21:03来源:食品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中国科学家何时才能拿到诺贝尔奖”这个问题一直缠绕在国人的心头,直到2015年10月5日,我们才终于得到了一个解答——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时刻,许多人却把目光聚集在了屠呦呦的“三无”身份上,即无博士学位、无留洋背景、无院士头衔。对于屠呦呦的这个身份,他们大感不满,甚至认为中国科学界的学位、荣誉、称号一文不值。然而我却想说,请让科学回归科学。

 首先,大奖并不会照顾任何人。对于诺贝尔这个奖项而言,是否获奖的标准在于你是否为人类与学术做出卓越贡献,而不是在于你是否有着博士学位或是院士头衔,也不在于你是否在《云掌黄金》《科学》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过论文。这些学位与荣耀仅仅是科学中一个方面的表现,仅仅是对于成就的一个评价手段,而不等同于科学。中国的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在获得诺贝尔奖前,他的第一学历也仅仅只是小学五年级肄业。所以说,学位头衔称号并不能真正的代表什么,大奖的授予与否并不由云掌黄金影响、决定,奖项并不会特别的去照顾那些高学位高称号高头衔的人,它尊重的只有纯粹的科学。

 其次,身份仅是一个标杆。学术水平的高低,不应以资排辈,而只宜在科学研究中见真章。身份只是一个用来衡量一个人成就的标杆,既然是标杆,就不可能十全十美。拿科学成就来说,获奖者就不一定高于其他科学家,其他科学家也不一定低于获奖者。因而,身份的高低与获奖与否并没有太大的必然联系,以头衔论英雄的想法是不科学的。对于“三无”身份的不满也是对事件的过度解读,我们应该以科学的眼光去看待,让科学回归科学。

 再是,通过这个事件看出我国的人才评定与院士制度也有着一定的弊端,但要肯定的是,这是一个良性的制度,只是有待完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已成为中国现代农学的一个标志,但令人震惊的是,他并不是中科院的院士,然而这并不能阻碍他前进的步伐,他并没有停止他的研究。这能看出,评定的结果与成功的大小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能力,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让科学回归科学的的心。

 “三无”之于屠呦呦因诺贝尔奖而被放大后,更提醒了我们,真正的科学并不会被学位、头衔、称号等外界因素影响、决定。无论有着什么样的身份,只需热爱科学,只需科学地做科学,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尊敬的科学工作者。真正重要的是,要让科学回归科学,摒弃那些束缚着科学发展的因素,不以身份为标准来衡量科学。这样,就能让更多热爱科学的人触碰到科学的入口,回归到真正的科学里,继而成为下一个中国“屠呦呦”。

 

您此时的心情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1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

  • 单霁翔卸任故宫院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让机器人(AI)会思考,要靠“谱”。这个“谱”被称为知识图谱,是将人类世界中产生的知识,构建在机器世界中,进而形成能够支撑类脑推理的知识库。
2019-04-09 09:56
在日前落幕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蛟龙号、海龙号、深海一号等深海装备模型广受关注。
2019-04-09 09:55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新增本科专业目录,“人工智能”专业位列其中,有35所高校获批建设。
2019-04-09 09:53
远望21号船、远望22号船4日顺利结束船舶动力试航停靠母港,标志着我国第一代火箭运输船首次中修改造圆满完成。
2019-04-09 09: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