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带产业发展状况
(一)海带养殖和捕捞情况
1、规模布局
海带是我国主要生产的藻类产品之一。2018年我国藻类总产量为471万吨,其中海带152万吨,占藻类总产量的32.30%。全国藻类养殖面积为14万公顷,其中海带养殖面积达4.51万公顷,占比31.29%,主要分布于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5省。
首先,从海带养殖面积的时间趋势来看,2008年~2018年,全国海带养殖面积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图1)。2013年前,我国海带养殖面积经历了一个大幅上涨到保持平衡水平(4万公顷)的过程,而2013年的养殖面积则突然减产至3.73万公顷。养殖面积减少7.21%。从2014年开始,海带养殖面积一直缓慢增加,2018年海带养殖面积相比于10年前增加了约34.63%,全国总养殖面积达到4.51万公顷,占全国藻类养殖面积的31.29%,由此可见海带在藻类产品中的重要地位。
其次,从海带养殖面积分布角度看,目前我国海带养殖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和渤海湾地区(图2)。2018年全国养殖海带共计45100公顷,其中福建养殖面积达20397公顷,占比45.23%,是我国海带养殖面积最大的省份;山东养殖面积共计17156公顷,占比38.04%,是我国第二大海带养殖大省;排名第三的是辽宁省,共计6073公顷的养殖面积,占比13.47%;浙江、江苏和广东也养殖海带,但养殖面积较少,三省的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较少。
另外,根据1999年到2018年全国海带产量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2014年是海带总产量的一条分界线,2014年之前与之后海带生产发生明显变化(图3)。2014年以前,海带产量呈现波动,且总体小幅上涨的趋势,并在2013年突破100万吨。虽然2013年海带养殖面积减少了7%,但产量相比于2012年增加了接近4%。而2014年,海带总产量大幅度增加,达到了136万吨,相较于2013年的102万吨,增加了33.33%。2014年之后的5年的全国海带总产量情况可以看出,国内海带产量稳步增长,平均年增长2%,到2018年全国海带总产量达到152万吨,接近于1999年的两倍。总体而言,我国海带的总产量逐年增长,虽然增速缓慢,基本保持每年增长2%。
此外,图4表明全国海带育苗量从1999年~2018年总体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虽然1999年到2002年国内海带育苗总量在下滑,2011年有急剧的下降外,总体育苗量在增加。对比海带年总产量和年育苗量可以发现,海带产量从2014年开始有大幅度增加,相比于2013年约增加了33.3%。虽然从2014年开始,海带总产量逐渐增加,但是对比总产量和育苗量的产出和投入可以看出近年来海带的边际产量是逐渐下降的。可能是近年来全球气温变化以及水体污染等原因对海带生产带来负面的影响,导致海带育苗量的大量投入并不能带来产量的高增长。
我国海带主产区的三省分别是福建、山东和辽宁(图5),其中福建作为海带养殖最大的省份,近5年的海带产量处于增长趋势,平均每年增长6.40%,是全国海带产量增长速度最快的省份,并且超过全国海带产量增长的平均值。除福建之外,辽宁省近5年的海带产量也处于增长趋势,涨幅略小。而作为海带生产第二大省的山东,近5年的海带产量逐渐下滑,但仍然维持在50万吨以上。对比之下,浙江、广东和江苏三省的海带产量较小,每年海带产量略有波动。
图6表明2014年到2018年国内主要海带生产省份的海带养殖面积也有所波动。福建和山东的海带养殖面积波动较大,2014年-2016年,福建的海带养殖面积逐渐增加,2016年,福建海带养殖面积达到19789公顷,但到2017年福建的海带养殖面积下滑近6.4%,但养殖面积的减少没有影响福建的海带产量,总体上福建作为全国海带生产大省,海带养殖面积逐渐增加,海带产量也在增加。山东的海带养殖面积在2014年到2018年间发生比较大的波动,总体养殖面积虽然有所增加,但是海带产量在这5年间处于下滑趋势,平均每年减产近1万吨海带。第三大海带生产省辽宁的海带养殖面积有所波动,但是辽宁的海带产量没有太大波动,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江苏省的海带养殖面积逐年减少,随之而来的导致江苏省的海带产量也逐年减少。浙江和广东两省的海带养殖面积逐年增加,但总体上两省的养殖面积较少,仅占全国养殖面积的2.6%。
2、产业效益